案例1


一名男子于2017年7月23日10:30被发现死于一间门窗紧闭的出租屋内。屋内卫生条件差,风扇和空调均未打开。死者上身赤裸躺于床上,呈仰卧位,双足着地。在臀部下的橘色短裤及床单上发现稀大便和尿液,其上分布蝇类幼虫约40头(图1)。经法医检验,尸体未见机械性损伤,排除他杀。

图1 案件中尸体及昆虫情况

a:现场门窗紧闭;b:屋内的卫生条件差;c:尸体臀部下方的短裤及床单上黄褐色稀大便及尿液;d:尸体短裤上的幼虫;e:采集的家蝇幼虫;f:典型的家蝇后气门形态

据案情调查,7月20日死者在公司一直加班至晚8时许,突感身体不适后请假离开公司。7月23日10:30其尸体被发现,期间共经历了62小时。据我国《工伤保险条例》规定:员工在工作期间离开工作岗位48小时内死亡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。因此,在本案中,如果有证据表明死者已经死亡超过14小时,其家属就能得到保险赔偿金。当地司法机关委托我们用法医昆虫学方法为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。

我们前往殡仪馆对昆虫证据进行了采集,并从离死亡现场最近的气象站调取了温度资料。气象数据显示死者从离开公司到尸体被发现期间的平均温度为35℃,每日的温度范围分别为30~38℃、31~39℃、31~39℃及31~40℃。在尸检过程中,我们没有发现尸体被昆虫取食的痕迹,尸体上的蝇类幼虫显然是以粪便和尿液的混合物为食,而一个行为正常的成年人是绝不会允许其衣物上存在排泄物的。从原始的现场来分析,死者仰躺在床上且双脚着地,在35℃的高温条件下,既没有开窗,也没有打开空调或风扇降温,表明死者回到住所后很可能已经没有能力做以上事情,很可能躺在床上后就死亡了。死后由于括约肌松弛大便及尿液发生了外泄,从而吸引蝇类入侵。

在实验室,我们在体视显微镜下对采集昆虫证据进行了分析,发现采集的幼虫样本均为家蝇三龄幼虫,最大平均体长为10.60mm。根据本课题组建立的isomorphen模型,推断出家蝇在34℃下发育至三龄的时间为40小时,而根据本课题组建立的isomegalen模型,推断出家蝇幼虫在34℃发育至该体长至少需要50小时。由于所检家蝇幼虫采集于殡仪馆,故减去尸体检验及从死者住处运往殡仪馆的1小时时间(实际时间约为45分钟)。据此,我们出具的鉴定意见为死者从死亡到尸体发现至少已经经历了49小时。根据我们出具的鉴定意见,死者家属可以获得保险赔偿。